

岳麓書院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東面山下,是中國古代傳統書院建筑,屬于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1988年,岳麓書院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半學齋 △ 崇道祠
北宋開寶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由官府捐資興建,正式創立岳麓書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見山長周式,并賜書"岳麓書院"四字門額。 嗣后,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歷經千年,弦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現為湖南大學下屬學院。

△ 赫曦臺 △ 毛澤東臥室
從岳麓書院到湖南大學,千百年來始終堅持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的教育理想,高揚愛國務實、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倡導實事求是、學貴力行的治學精神,秉持開放自由、兼容并蓄的辦學姿態,培養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之才。從宋代的“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到清代的“中興將相,十九湖湘”,可以舉出一大批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湖南時指出:“作為湖南大學前身的岳麓書院在歷史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之才?!币越袊鵀槔?,先后涌現了以陶澍、魏源、賀長齡等為代表的經世改革派,以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為代表的洋務運動領導者,以譚嗣同、唐才常、熊希齡等為代表的維新變法志士,以黃興、蔡鍔、陳天華等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以楊昌濟、范源濂等為代表的教育家,以何叔衡、蔡和森、鄧中夏、李達、毛澤東等為代表的早期共產主義者。

△ 學達性天 △ 萬世師表